4/12世界航天日:探索无垠,奔赴新程
在人类逐梦宇宙的漫长进程里,每年 4 月 12 日的世界航天日(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),无疑是一座意义非凡的里程碑。它源于 1961 年 4 月 12 日,苏联宇航员尤里・加加林搭乘 “东方一号” 宇宙飞船,完成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一壮举。此后,2011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,将这一天设立为世界航天日,旨在铭记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启,彰显空间科学技术对推动可持续发展、增进民生福祉、维护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重要意义。
回首往昔,冷战时期美苏太空竞赛如火如荼,1957 年苏联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,开启太空探索新篇章;1969 年美国阿波罗 11 号实现人类首次登月,将竞赛推向高潮。而随着时代变迁,航天领域走向国际合作。1993 年,美国、俄罗斯等 16 国携手共建国际空间站,1998 年动工,2010 年全面投入使用;近年来,中俄在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深度合作,签署多项合作协定,共同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,为和平探索太空注入新活力。
2025 年的世界航天日,全球航天爱好者的热情再度被点燃。世界各地举办了丰富多样的庆祝活动,有以航天为主题的科普展览,通过实物模型、多媒体展示等形式,让大众直观了解航天发展历程;还有航天知识讲座,邀请资深专家、宇航员分享亲身经历与前沿研究成果;线上航天摄影大赛也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参与,用镜头捕捉宇宙的壮美瞬间。
中国在航天领域同样成绩斐然。2025 年 4 月 24 日,第十个 “中国航天日” 将在上海盛大举行,活动主题为 “海上生明月,九天揽星河”。“海” 既呼应举办地上海,展现其作为航天对外合作窗口与科技创新沃土的重要地位,也蕴含着中国航天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的开放姿态;“揽星河” 则生动展现中国航天不断突破深空探测,勇于开拓的坚定决心。今年,中国航天重大任务接踵而至:深空探测天问二号计划上半年发射,进一步提升我国深空探测能力,为全球小行星研究贡献力量;探月工程 “嫦娥七号” 稳步推进,即将开启新的月球探索之旅,助力人类揭开月球更多神秘面纱;中国空间站工程也将迎来一系列关键飞行任务,持续巩固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。商业航天作为新兴力量,在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动下蓬勃发展,不断探索创新商业模式,成为航天领域新的增长引擎。
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让我们仰望星空,向那些无畏的航天先驱者致敬,也期待人类在未来的航天征程中,突破更多未知,创造更多辉煌,向着浩瀚宇宙更深处稳步迈进。